今年的世錦賽團體戰熱鬧落幕,相較兩年前落至第十七名、連世界盃參賽資格都拿不到的窘況,男隊今年只差一勝就能晉級八強,單就名次而言是有所提升,但是比賽內容仍有些差強人意。如果說兩年前的慘敗是因為陣容不完整(莊一哥沒參加),今年的參賽名單應該是現階段的最佳陣容,只是擔任一、二單的兩位老大哥顯然不是最佳狀態,表現相當疲弱(七勝十負),不過,如果連帶考慮年齡、打法和傷病等因素,似乎也不宜再苛責甚麼。莊一哥的拼勁猶在,正反手實力也尚稱均衡,但已年近不惑,再要求技術上的突破有點不切實際,況且他的打法相當偏重速度,隨著精力和反應力的下滑,起伏越來越大恐怕難以避免。陳二哥則是打法上有明顯漏洞(反手太差),進攻完全依賴正手,一旦被掐住弱點就很難擺脫,而且以現有的訓練條件,想針對弱點補強也是難上加難。現在只能期望他們兩位持盈保泰,也寄望後備力量儘早銜接上來。
今年在排陣較為保守的情況下,昀儒多半擔任三單。前年因為重感冒,只打了一場就坐壁上觀;今年交出三勝ㄧ負的成績單,其中兩勝還是隊伍處於敗戰邊緣的巨大壓力下取得,心理素質相當不錯。如果再看技術層面,昀儒的打法其實已經是隊內最先進的了,只要力量和大賽經驗持續成長,成為領軍人物已經指日可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1ZtijR0YU
在幾名主力相繼離隊後,星國男桌近兩年的實力下滑明顯,目前僅有兼任教練的老將高寧稍具競爭力,陣中的傅邵峰、馬昆廷和陳俊都是才從青年賽「畢業」不久的新人,正值青黃不接的時期。昀儒這一場的對手龐學杰,是四月初的英聯邦運動會男單十六強、男雙四強,資歷應該可以排到二單,至於實力......,搜了一下他在其它賽事的表現,雖然也是當沙包的時候多,似乎還沒被電得這麼慘過,不過他在技術上確實沒有太多亮點,戰局一面倒並不意外。
最近看到一位新加坡教練的fb文章,提到新加坡的培訓體系比台灣還要僵化封閉,只有國家隊的選手才有機會參加正式的國際賽(包括青少年公開賽),非國家隊的選手即使願意自費也不准參加,無形中限制了許多小選手的成長,才知道我們嫌棄到不行的培訓環境居然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時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_RGFg-7EY
英國隊的三單Walker Samuel,今年的英聯邦運動會男單四強,本屆世錦賽擊敗過丹羽孝希。在這一場之前,老大哥們已經連輸兩點,昀儒頂住壓力拿下沒有退路的第三點,也是中華隊在本場賽事贏下的唯一一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7uPoU0lWwE
看到畫面左下角出現的「台灣的張本」、「天才左撇子」,真服了日本媒體取外號的能力,看似稱讚卻又不著痕跡地臭屁了一下自家的孩子。這場球原本預測昀儒有機會衝擊一下對手,因為松平的打法多次被對岸的球評嫌棄「沒有殺傷力」,特點是防守穩健,近台的借力使力頗有一手,小球的控制和落點意識不錯,但是擊球質量平平,相持能力比較單薄,進攻端應該不致於造成昀儒太大的壓力,不過整場比賽看來,昀儒在技術面雖然占上風,質量和臨場經驗還是吃了不少虧,就像火力稍弱的正規軍碰到游擊隊,進攻看似主動但無法造成致命打擊,反而被對手「東騙西搞」的落點和防守弄得有點彆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ApUy7usFs
昀儒這一場再度把關退無可退的第三點(大分零比二落後),對手又是主場作戰,等於雙重壓力,小男主角展現堅強的心理素質一路扛到決勝局,結果反而是對手先崩潰,漂亮地拿下比賽。從第四局開始,對手明顯對他的擰拉相當忌憚,一直想把發球的線路拉偏,反而造成不少發球失誤,也是決定戰局的關鍵之一。
昀儒目前的技戰術體系,對歐洲選手有相當的優勢,可以靠檯內和前三板搶占先機,縮減雙方的力量差距,這從他近半年對歐洲選手的高勝率可獲得證明,反而是對上打法相似的亞洲選手時,由於原本的優勢互相抵消,進入硬碰硬的階段後就體現出在質量上的不足,這是他目前的技術框架必須經歷的階段性侷限,至於這個階段有多長,應該還是取決於力量何時成熟吧,加油
大陸有個網路用語叫「洗腦包」,意指由一些捕風捉影、以訛傳訛的資訊所形成的種種積非成是的說法或印象。自從小男主角開始專心參加職業巡迴賽,逐漸進入對岸球迷的視線後,最近也看到一個跟他有關的洗腦包在某大論壇流傳,雖然內容無傷大雅,還是想用輕鬆的心情來翻案一下。
《洗腦包之一》:小小林(昀儒)比較不擅長打左撇子選手?
這個說法,大約是昀儒在卡達公開賽輸給波爾(Timo Boll)之後開始流傳,閒人在下起初有點惶恐,因為看他打球也看了五年多,腦海裡竟然搜尋不到這樣的印象,是我看球太不用心了嗎?遂對此說法進行了一番考證。從去年六月的亞青賽截至今年的世錦賽,昀儒贏過的左撇子球員有:
宇田幸矢
木造勇人
黃民夏
Sidorenko Vladimir
Vatov Konstantin
Lind Anders
馮耀恩
莊棨甯
Karlsson Kristian
林鍾勛
Monteiro Joao
趙勝敏
龐學杰
再統計一下這段時間輸過的左撇子球員:
王楚欽
林高遠
Passara Pattaratorn
Timo Boll
從這個統計結果來看,勝場中的Karlsson Kristian當時世界排名第十七,林鍾勛、趙勝敏和Monteiro Joao的排名大約在四十至六十左右,還有老熟人宇田、木造和黃民夏,都是有一定實力的對手;負場當中輸給泰國的Passara Pattaratorn算是意外爆冷,對王楚欽的那一場是二比三惜敗,至於輸給林高遠和波爾,應該是正常的實力差距。
《結論》:該說法確實是洗腦包,可棄卻之。
歐美的幾位「00後」新秀逐漸嶄露頭角,青奧說不定有機會碰到~
Pletea Cristian(2000/05/28,羅馬尼亞)
幾年前提過的羅馬尼亞小哥,火爆性格沒收斂多少,弧圈球的質量和旋轉依舊犀利,基本還是依賴大量的相持來取分,打法比較粗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00Fpn9zg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91tIYoaGH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aBKbMKBMY
Sidorenko Vladimir(2002/04/07,俄羅斯)
去年歐青賽的U15男單冠軍,剛結束的西班牙青少公開賽U18男單冠軍(兩場對手都是瑞典的Moregard Truls),本屆世錦賽多次擔任一、二單的位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5cLokzwU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hucGn5NLQ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dsE7ZROXc
Moregard Truls(2002/02/16,瑞典)
去年的世青賽男單亞軍,擊敗徐海東和牛冠凱,決賽負於薛飛。本屆世錦賽只打了兩場熱身賽和一場正賽,手感也是天才型的,進攻頗生猛,不過脾氣和Pletea Cristian有拼,在場上遭遇困難的時候情緒起伏很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MPWTHoqV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F__3zVt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jVHb-FwGw
Jha Kanak(2000/06/19,美國)
大約四年前就聽說過這位小哥,不過當時並不看好它,畢竟美國是公認的桌球沙漠,誰知人家一路穩定成長,不但成為第一位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的美國男子桌球選手,今年二月的世界盃團體賽還打敗香港一哥黃鎮廷(世界排名第七)、和韓國隊主力李尚洙纏鬥七局才惜敗,和昀儒在青奧資格賽的對陣也是打到決勝盤才分出勝負,顯然已具備和一流選手抗衡的實力。
Jha Kanak的身材和力量並不出眾,正手擊球的動作也有點僵硬,但是球風很「黏」,防守的手感和落點意識都很好,要是前三板不夠主動,或是進攻質量稍低,很容易被他轉守為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DK2UfgKZ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xUnZ0U6d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wOTl7pl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d2svb0o4o
張本智和很少有被同一對手連續完爆兩次的紀錄,偏偏對英國的皮切福德毫無辦法,在世界盃被他打爆後,世錦賽仍未能扳回一城,都是直落三脆敗。皮切的落點顯然讓張本很彆扭,基本戰術就是死盯兩大角,尤其是張本反手底線偏角落的這個點很致命,讓張本的反手發不出力,勉強輕帶回去就變成皮切的機會球;台內或相持球只要有機會,就主動給到張本的正手空檔,盡量把他調動起來;反觀皮切因為身高臂長,比較不怕張本的變線調動。此外,雙方的反手都是強項,但是皮切福德現階段的質量更勝一籌,張本在定點相持中幾乎都是下風,自己的套路完全被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