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印度舉行的亞洲青少年桌球錦標賽昨天落幕

台灣小將們的戰績如下:

 

U-18男團(廖振珽孫嘉宏楊恆韋王泰崴)第三名

U-18混雙(孫嘉宏邱嗣樺)冠軍

U-15男團(林昀儒陳君翔黎昕陽)亞軍

U-15男單(林昀儒)第三名

 

恭喜~

 

 


 

 

U-15男團晉級過程:

 

小組賽

3:2勝印度

3:1勝新加坡

 

八強

3:0勝泰國

 

四強

3:2勝日本

 

決賽

0:3負南韓

 

 

團體賽的最佳男主角

一定要提來自松山家商的削球手陳君翔

到四強為止七戰全勝

對上印度和日本時

兩度在決勝點削倒對手

表現十分精彩

對印度的比賽中

林昀儒以二比三負於Manav Thakkar

雙方之前在太倉站的比賽就交手過

當時也是打了五局才分出勝負

看來這位印度小將

在青少層級的比賽還是不可輕忽的對手~

 

 

 

(圖片來源:http://www.ttfi.org/images/media/ )

IMG_7632 - 複製  

 

IMG_9978 - 複製  

 

IMG_9958 - 複製  

(左起:黎昕陽林昀儒陳君翔

 

 


 

 

 

U-15男單部分

林昀儒以分組第一晉級八強

八進四對上北韓選手

狀態稍微鬆了一點

以三比二險勝(-11、5、5、-7、1)

四強對上日本的出雲卓斗

雙方之前在團體賽已經交手過

當時由出雲卓斗獲勝(11、7、-3、-8、9)

誰知經過一天的調整

換成林昀儒直落三痛宰對手(7、7、5)輕鬆晉級

四強戰碰上老對手黃民夏

目前為止的對戰還未嘗勝績

林昀儒從第三局開始急起直追

一度取得三比二的盤數領先

第六局原本有希望拿下比賽

Deuce後卻因為對手的幸運球而差了這臨門一腳

最後以三比四惜敗(-6、-4、9、7、10、-10、-4)

木造勇人並列第三

雖然結局有些令人惋惜

但是攤開過去的紀錄

台灣在亞青盃的U-15男單已經超過十年沒有獎牌進帳了

因此

這除了是林昀儒的第一面亞青盃男單獎牌外

在隊史上也別具意義

非常恭喜~

 

 

男單決賽

黃民夏又碰上隱藏版Boss----隊友安宰賢

依舊毫無辦法

由後者直落四拿下冠軍

安宰賢的進攻質量和兇狠度雖不如黃民夏

但是著重節奏和落點變化的球路其實相當難纏

四強戰也是直落四橫掃木造勇人

有希望成為韓國隊的未來主力之一~

 

 


 

 

U-18香港隊的主力選手何鈞傑

是最近一年急速竄起的後起之秀

五月拿下菲律賓公開賽男單冠軍

雖然現役的一線好手大多沒參加這項賽事

但是能擊敗楊子詹健等前中國選手

已經證明他的實力不俗

和台灣選手的對戰方面

六月的中國公開賽擊敗彭王維

日本公開賽擊敗楊子儀 

這次亞青男團八強賽隊上日本

他一個人獨拿兩分

助隊以三比一取勝

四強對上中國

于子洋(日本公開賽男單冠軍)也僅是二比三惜敗

後勢看漲

根據網路上拼湊出來的資訊

此人生涯初期的實力養成模式有點像莊智淵

都是小學畢業後把訓練重心轉往大陸 

藉此打下堅實的基礎且實力大增

當然

一兩個人的成功模式未必一體適用

不過有天份的青少選手能否成材

12~15歲這個階段確實很關鍵~ 

 

 


 

 

這一屆的U-15中國隊(彭飛龍、徐瑛彬)

在男單十六強之前就全部出局

應該也是另類紀錄

年的薛飛王楚欽

官方年齡都還沒超標

不知為何沒打

不過

看過他們在本月初的阿根廷公開賽的影片後

今年如果繼續讓他們打U-15

比賽大概沒甚麼懸念了~

 

 

  

 

 

  

 

 


 

 

(來源:http://www.dfdaily.com/html/158/2014/5/3/1148124.shtml )

 

起用歸化中國小將只是日本乒協次級選項

 

「2020計畫」幾近複製國乒模式

 

  就在本屆東京世乒賽揭幕後不久,日本《現代日報》就向外界披露稱,日本乒協為了彌補石川佳純、福原愛這些日本球員身材過於矮小的問題,或將起用歸化的3位中國小將出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消息一經見諸報端,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事實上,起用歸化的3位中國小將只是日本乒協的一個次級選項,在日本乒協整個2020計畫中,汲取中國乒乓精華,更好地在本土發展這項運動成為了重要一環,而在6年後的東京奧運會上戰勝中國隊則是整個計畫的終極目標。

 

 

 

東京申奧成功成最大推力

 

  這些年,日本乒乓球隊成績不佳有著中國隊一家獨大的原因,但也有著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即足球、棒球等運動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他們逐漸放棄了看上去沒有那麼潮流的乒乓球。

 

  「年輕人接觸世界流行文化,乒乓球的宣傳又不夠,所以很多年輕人不打球了。再加上我們陷入了一種技術上的困難,沒有太多的研究,就是以前的打法沒有創新,競爭力日漸下降。」日本女乒主教練村上恭和表示過去日本乒乓球的普及工作並不到位。事實上,如今的中國也在經歷這樣的問題,只是國家隊的強大讓更多人忽視了現實的尷尬。

 

  好在,福原愛和石川佳純兩位日本明星球員家喻戶曉也讓日本乒乓球依舊充滿曝光度和贊助商的支持。隨著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成功,乒乓球也被日本奧會視作一個現實的突破口。

 

  對於東京舉辦2020年奧運會給日本乒乓球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日本乒協主席木村興治毫不掩飾,「申辦奧運會的成功對我們乒乓球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因為要在本土舉辦,國民對乒乓球的熱忱又很高,所以奧會會對乒乓球更加重視,也願意下大力氣來推廣和發展乒乓球。」

 

  與此同時,日本奧會對於乒乓球項目增加了投入,而贊助商們也給予了巨大的熱情,因為日本乒乓球一直以來都有奧運奪牌的實力。村上恭和透露,光日本乒協如今一年的投入就高達3億日元(約1800萬元人民幣)。

 

  如今各項國際乒乓球賽中,就數日本球員參賽量最大。「這些費用都是我們乒協在出,這樣一來,開支是十分龐大的,但是我們就願意把錢投在這個地方,就是想讓年輕選手多出去比賽,積累許多經驗,得到更快的提高。」木村興治說道。

 

  

 

拷貝中國式集訓模式

 

  有了資金的支持,日本乒乓在東京奧運會奪金的野心也日益膨脹。在6年時間裡儘快縮小與中國隊的差距也成為日本乒協最重要的工作。

 

  「師夷長技以制夷」成了日本乒協的策略,他們開始仿效「中國模式」。而集訓也成了日本乒乓界最大的變化。

 

  「前不久我們就成立了國家訓練基地,就是像中國一樣把年輕有前途的選手們集中在一起,上午讀書下午訓練,有著非常好的設施和完整的訓練體系,這樣就能夠讓他們到了2020年的時候有很好的水準。」木村興治透露這樣更好地借鑒了中國的訓練模式,「小選手們在那裡訓練生活的費用也是國家來出,基地裡面沒有學校,周圍有幾所學校,大家分別去那裡上學,下午一起集中訓練。」

 

  集訓制的另一個好處是令日本國家隊隊員可以有機會在一起進行長時間訓練提高。因為日本沒有職業聯賽,所以如水穀隼、福原愛、石川佳純等球員都出國打球,「有了集訓模式,大家除了大賽前集中訓練,在賽季中也可以多次在一起集中訓練,這對球員水準提升有著相當大的作用。」日本女乒主教練村上恭和認為集訓制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漸產生積極效果。

 

  據悉,日本女乒在世乒賽前集訓一個半月,每天至少訓練5個小時,這與國乒女隊封閉集訓每天的訓練量相當,而奧運會前集訓的時間會更長。

 

  與集訓制相輔相成的還有引進中國高水準教練。據日本媒體透露,如今在日本各級乒乓球女隊中,一共有28名教練,其中中國教練就多達8名,佔據整個教練團隊的近1/3。在日本乒協為東京奧運著力打造的18歲以下青年隊中,中國教練就有4人,占到整個青年隊教練人數一半之多。其中奧運男雙冠軍韋晴光擔任濱本由惟的教練,而劉潔執教平野美宇,張翀指導伊藤美誠。這些青少年球員都是日本打造的未來之星。

 

  

 

歸化中國小將是次選

 

  兩天前,日本《現代日報》透露,為了彌補石川佳純、福原愛這些日本球員身材過於矮小的問題,日本或將起用歸化的3位中國小將出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

 

  《現代日報》提及的3位歸化小將是12歲的加山裕,他的父母都曾是乒乓球運動員。今年初奪得日本少年錦標賽冠軍的10歲小將張智和,也出自中國家庭,母親還曾是中國國手。15歲的濱本由惟,母親同樣是中國國手。

 

  事實上,歸化球員並不是日本乒協趕超中國的希望。相反,他們正在全力培養青少年球員,希望以此贏得未來。

 

  木村興治並不諱言過去中國有著令人羡慕的乒乓球人才培養體系,但如今日本正在青少年培養上迎頭趕上。一方面,他們針對鄧亞萍、劉詩雯等身材矮小的中國球員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我們發現中國球員普遍比我們的球員強壯,所以我們會更加科學地進行營養攝入和訓練,先保證青少年球員身體素質不輸給同齡的中國孩子。」木村興治以鄧亞萍為例,指出中國球員即便個子矮小但肌肉力量很棒,打球不遠離球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鑒學習的。」

 

  此外,日本乒協花費重金,讓有潛力的青少年球員參加國際乒聯巡迴賽。「我們現在派出去打巡迴賽的選手都是中學生,為什麼?因為就是這樣,他們才能更快提高,我們既然想要在2020年自己家門口的奧運會上有一定的突破,就要有特別的付出,因為只有從小培養,從小讓他們打高級別的比賽,他們才不會落後于中國運動員。」木村興治說著力培養青少年已經開始顯現成效。就在世乒賽之前的德國公開賽上,2000年出生的伊藤美誠和平野美宇贏得德國公開賽女雙冠軍,這不僅是伊藤美誠在成人比賽上的首冠,13歲零160天的她更超越郭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女子巡迴賽冠軍選手。而平野美宇同樣是未來中國女乒的勁敵。

 

  以伊藤美誠為例,不算亞洲內的青少年比賽,光是世界巡迴賽和青年賽,她一年能有10次左右的機會出國比賽,而今年她還不到14歲。

 

  為了提拔青少年球員,日本乒協還仿效中國制定選拔機制,讓更多青少年球員有機會在世界大賽嶄露頭角。這次世乒賽代替福原愛獲得參賽資格的石恒優香就是日本女乒青年隊排名第一的隊員。

 

  如今日本乒協在青少年培養上每年投入約600萬元人民幣,加上贊助商的巨大投入,日本乒乓球或許真能通過「中國模式」的實踐,成為中國乒乓球隊在東京奧運會上最強大的對手。

 

  「師夷長技以制夷」成了日本乒協的策略,他們開始仿效「中國模式」。而集訓也成了日本乒乓界最大的變化。

 

  同時,引入中國教練也成為了日本乒協「2020計畫」的重點。據悉,如今在日本各級乒乓球女隊中,中國教練就多達8名,佔據整個教練團隊的近1/3。

 

 

 

 

這篇文章提到的「國家訓練基地」

就是之前提過幾次的青少年國家培訓隊

已經成立了六年左右

日本最近幾年參加國際青少公開賽的隊伍就是以此為主體

成效如何

還待時間證明

但至少人家已經有這樣的制度和訓練體系

官方也有穩定的資源挹注

相較於此

台灣則是最近兩三年才逐漸增加青少選手出國比賽的機會

平時的訓練也是單兵作戰、各憑本事

能打出成績還真是不容易~

 

 

文中提到的加山裕

目前也是國家培訓隊的成員

去年拿了全國大賽高年級組冠軍

CIMG0357  

 

他也將參加今年的台北青少公開賽

老爸加山兵伍(本名華兵)這次是教練團的成員之一

以前待過中國隊

目前在日本經營以自己的本名命名的球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hilip2033 的頭像
    philip2033

    閒人小筑

    philip20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